同事小刘最近刚生完宝宝,去医院进行42天产后检查,“医生你好,检查出来我的恶露还没有彻底干净,请问可不可以做盆底肌修复呢?”,医生建议暂时先不要做。她很好奇,检查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可以进行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42天检查没问题的就可以做盆底肌修复的,今天黄大夫就跟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需要做盆底肌修复?哪些人为什么暂时不可以做盆底肌修复呢?
盆底肌是什么意思?
盆底肌,通俗地讲就是女性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女性的盆底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其中结缔组织最容易受到损伤,女性妊娠、分娩的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为什么需要修复盆底肌?
不易出现漏尿。一些生育过孩子的女性尤其是多胞胎,分娩后会出现漏尿的现象,特别是咳嗽、跳绳和跳跃时容易出现这些症状。这是由于生产后盆底肌肉损伤的症状之一,如果在产后适当且及时进行盆底肌修复,漏尿的症状会得到有效改善。
预防盆底功能疾病。若盆底肌受损严重,女性容易患盆底功能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膀胱脱垂、阴道后壁直肠脱垂。如果发生膀胱和子宫脱垂,也会导致腰痛和分泌增加,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后壁脱垂,可能会导致便秘、排便障碍等。
哪些人不适合进行盆底肌修复?
一般来说盆底肌受损后,最好是进行修复,但在分娩后这几类女性是不适合做盆底肌修复的:
产后有出血的女性。月经期、阴道出血女性:对于月经期或是产后恶露未尽等有阴道出血的女性,进行盆底康复,存在感染风险,还可能会增加出血量。
手术后伤口区小于3周。是剖腹产,术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短期内进行盆底康复,存在引发伤口出血、感染等风险。
急性泌尿生殖感染的患者。当有炎症存在时,盆底处于一种异常状态,难以判断患者症状是由于炎症还是盆底损伤,且康复治疗也存在加重感染的风险。
具有心脏起搏器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盆底康复治疗中的电刺激容易对心脏起搏器造成一定的干扰,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造成猝死,因此这些患者不能接受盆底电刺激治疗。但是可以做家庭盆底功能锻炼,如凯格尔运动等。
有感知或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盆底康复过程中需要患者的配合,有感知或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很难配合治疗,无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盆底康复。
此外,癫痫患者以及盆腔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建议做盆底肌康复盆底肌锻炼对女性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产妇都适合短期内进行,一定要经过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锻炼,相信各位妈妈们很快就会恢复到健康美丽的状态。